|
我们经常用到的词语“败北”,一般用于打仗失败,或者我们做什么事失败了,那它到底是什么含义呢?有什么渊源?为什么不是败别的方向呢?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时代更迭中,战争是重要的推动因素,战争在历史长河中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事件。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受到战争的诸多影响。古代的“北”字,除了方向含义以外,主要是指战争,而不是“南”,南只有方向之意。一,北,有背道而驰之意。古人打仗若本部军队被打败,士兵将会四散逃命,逃跑的方向一定是与进攻方向相反的,便是“背道而驰”,故,北就有了“背”的含义,那么即便逃跑的方向有南,有东、西也统称为“北”。《孙子兵法》有云:佯北勿从。意思就是装作败逃,不要追击。二,中国古代战争主要是中原人民与北方民族的战争。北方各族的军队一般比较强悍残暴,南方及中原人在战争中都饱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马冰河,经常吃北方人的败仗。因此只要有“败”,就是败北,秦汉以后,败和北就慢慢合在了一起,而没有别的说法。三,中国古代文化当中,南为尊,北为卑。不论任何方向上的战争,只要战败,胜利方就会坐南朝北接受失败方投降。故而失败者就被称为败北。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吾起兵,至今八岁矣,身七十余战,未尝败北。”败北的说法到了现代社会,已经不单单指代战争了,已经用到了社会当中的方方面面,只要是失败了,不论是做的什么事,都可以说一句败北了。职场升迁不成,败北了;客户订单没谈成,败北了;女朋友跑了,败北了。如果此文没能得到您的小心心,那么小编也败北了。 |
|